燙(燒)傷是小兒常見多發病之一,尤以1~3歲寶寶發生最多。嚴重的燙(燒)傷會遺留下可怕的後果,造成寶寶終生的身心障礙。因此,注意家庭防治至關重要,家長應做好下列預防措施:
1.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保暖用的熱水袋或類似的物品長期放在身體的一個部位,容易引起低溫燙傷。因此,在寒冷季節使用電暖氣保暖比用熱水袋安全。但電暖氣絕對不能與患兒皮膚直接接觸。
2.給寶寶洗澡、洗臉、洗腳時,應先放涼水再慢慢放入熱水。因為很多寶寶一見水就會迫不及待地要觸摸、進入,先放入涼水可有效避免寶寶被燙傷。試水溫最好用肘部而不要用手掌,因為手掌對於氣溫非常適應,卻感覺不准水溫。
3.熱水瓶、電飯鍋、熱茶杯等不要放在寶寶能夠直接或間接觸及之處。有的家長以為不放在寶寶直接能觸及之處就安全了,其實不然。如果放置熱容器的台面上有台布,寶寶蹒跚行走時,喜歡拉扯台布以防跌倒,結果熱液自頭頂潑下,造成燙傷。
4.不要讓寶寶獨自面對熱液(熱湯、熱粥、熱奶等),因為寶寶對周圍事物很感興趣,但手腳尚不靈活,容易碰翻熱液,引起燙傷。
5.帶寶寶去新的環境,如親屬、同事家裡時,一定要注意熱容器的擺放位置,讓寶寶玩耍時遠離此處。否則,寶寶好動,極易碰翻熱水瓶、熱茶杯等,造成燙傷。
6.在吃火鍋時,如果用酒精做燃料,注意在火焰全部熄滅後,才能添加酒精,否則易發生燙傷;對於電火鍋,要防止寶寶玩耍時絆倒在電線上,拉翻火鍋,造成燙傷。
7.在熨衣服時,不要讓寶寶在旁邊玩耍。因為電熨斗的電源線晃來晃去,會引起寶寶的好奇,如果他小手一拉,就有可能闖下大禍。衣服熨完後,須將熨斗及時收到寶寶夠不著的安全處。
8.不要邊吸煙邊照看寶寶,因為一不小心,煙頭便會燙傷寶寶。
9.家中如果有強酸、強鹼等,要放在小兒接觸不到的地方,否則寶寶碰倒後會造成化學燒傷。
10.教育年齡較大的寶寶不要玩火(火柴、煤氣等),利用電影、電視等直觀事例反復告誡寶寶玩火的嚴重性及發生火災時的正確自救,注意培養寶寶的安全意識。
![]() |
脂肪瘤治療和防御手冊
脂肪瘤的形成 1、由於此類腫瘤好發於富含脂肪的部位,因此肥胖患者就要比一般的患者發病的機率大一些。 2、中醫認為脂肪瘤的產生與肝脾有關,因此經常生氣,煩燥不安,憂思過度的人比較容易患這類疾病。 3、日常飲 |
![]() |
治療兒童遺尿症的單方和食療
3歲以後經常性的和5歲後有時發生的,在夜間睡眠中不自覺的排尿,就是病態的遺尿症。遺尿可因身體缺陷或其他疾病引起,如脊柱裂,包皮過長、糖尿病、蛲蟲病,尿路感染等都可引起尿床,但大部分小兒遺尿是由於突然受驚、過度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