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冬或換季的時候,小寶寶們最容易發生感冒,當寶寶感冒的時候家長們無論是護理還是用藥都非常重要,而這些都是做家長須一手掌握的必要醫學常識。小兒感冒用藥也有著自身的特點,因為治療小兒感冒的藥物較多,但如使用不當,會事倍功半。
原則1:感冒發熱別急於退熱
發熱是身體的一種防御性反應,既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菌,又有利於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但高熱時(39℃以上)應在醫生指導下退熱。
退熱的最好辦法是物理降溫,如冷敷、酒精擦浴等。如物理方法不能使體溫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熱藥。
常用的退熱藥有:安乃近滴鼻液、撲爾敏片、小兒退熱栓。不要使用APC(復方阿司匹林)。
原則2:抗生素不要隨便用
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抗生素對病毒無效。
常用的抗病毒藥有:三氮唑苷、板藍根沖劑、雙嘧達莫(潘生丁)。藥物可酌情選用,效果比較可靠,副作用小。
只有發生這些狀況可考慮合用抗生素:預防6月齡以下嬰兒發生繼發性細菌感染:血液檢查白細胞數明顯增高:經常患扁桃體炎: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
原則3:西藥用藥5項注意
(1)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過久。
(2)服藥期間多喝開水,以利藥物的吸收和排洩,減少藥物對小兒身體的毒害。
(3)3歲以下小兒肝、腎還未發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撲熱息痛。
(4)小兒或其家庭成員有退熱藥過敏史者,不要用退熱藥。
(5)退熱藥不要和鹼性藥同時服用,如小蘇打、氨茶鹼等,否則會降低退熱的效果。
原則4:中醫中藥需辨證治療
中醫認為感冒是感受風邪所致,分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兩類,辨證施治療效可靠,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等。
衛生:遠離病菌謹慎防病
(1)6個月大以上,抵抗力差的幼兒,可在流感流行高峰期前注射流感疫苗。
(2)家人回家後要立即洗手,以避免把病菌帶回家。
(3)流感流行期間,學校和家中要注意環境衛生,如有幼兒感染流感,最好戴上口罩。
(4)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尤其是抵抗力差的幼兒。
(5)充足睡眠、飲食正常、多運動才能增強自身的抵抗力。
![]() |
母乳喂養可預防小兒肺炎?
小兒肺炎是臨床常見病,四季均易發生,以冬春季為多。如治療不徹底易反復發作,影響孩子發育。小兒肺炎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困難,也有不發熱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兒素喜吃過甜、過鹹、油炸等 |
![]() |
小兒腹瀉應合理進食而並非禁食
治療小兒腹瀉正確的做法是,6個月以上的腹瀉患兒,繼續按照已經習慣的食譜安排膳食,如粥、面條、爛飯加些蔬菜,飲食以清淡為原則,切忌生、冷、硬食品。不宜喝糖分較多的糖水、果汁、飲料,以免加重脫水。不滿6個月者,如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