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炎起病急、病情重、進展快,是威脅小兒健康乃至生命的疾病。但有時它又與小兒感冒的症狀相似,容易混淆。因此,家長有必要掌握這兩種小兒常見病的鑒別知識,以便及時發現小兒肺炎,及早醫治。鑒別它們並不太難,可從“一測、二看、三聽”入手:
一測,是指測體溫。小兒肺炎大多發熱,而且多在38℃以上,並持續2-3天以上不退,如用退熱藥只能暫時退一會兒。小兒感冒也發熱,但以38℃以下為多,持續時間較短,用退熱藥效果也較明顯。
二看,主要看以下四個方面:
(1)看咳嗽呼吸是否困難。小兒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且程度較重,常引起呼吸困難。感冒和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或喘一般較輕,不會引起呼吸困難。呼吸困難表現為憋氣,兩側鼻翼一張一張的,口唇發紫,提示病情嚴重,切不可拖延。
(2)看精神狀態。小兒感冒時,一般精神狀態較好,能玩。小兒患肺炎時,精神狀態不佳,常煩躁、哭鬧不安,或昏睡,抽風等。
(3)看飲食。小兒感冒,飲食尚正常,或吃東西、吃奶減少。但患肺炎時,飲食顯著下降,不吃東西,不吃奶,常因憋氣而哭鬧不安。
(4)看睡眠。小兒感冒時,睡眠尚正常,但患肺炎後,多睡易醒,愛哭鬧;夜裡有呼吸困難加重的趨勢。
三聽,是指聽孩子的胸部。由於小兒的胸壁薄,有時不用聽診器用耳朵聽也能聽到水泡音,所以家長可以在孩子安靜或睡著時在孩子的脊柱兩側胸壁,仔細傾聽。肺炎患兒在吸氣末期會聽到“咕噜”、“咕噜”般的聲音,稱之為細小水泡音,這是肺部發炎的重要體征。小兒感冒一般不會有此種聲音。
經過上述的一測、二看、三聽,如果出現其中大部分情況,即應懷疑小兒得了肺炎,應及早到醫院就醫。
![]() |
你可知道?也許你在用早教產品和玩具都是禍害
由於早教的重要性逐漸體現,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幼兒早教產品。可是,現在市面上的早教產品好的並不多,劣質的、不科學的倒是不少。為此我們采訪了多位專家,整理了5種會對孩子產生危害的早教產品和1種不適合孩子上的早教 |
![]() |
兒童秋季腹瀉七款食療粥
山藥扁豆粥: 取鮮山藥30克去皮洗淨,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先將粳米、扁豆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八成熟,再將山藥搗成泥狀加入一起煮成稀粥,加白糖適量調味,每天2次溫食。具有消暑化濕,健脾止瀉之功效,適用於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