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綜合征是兒童泌尿系統的常見疾病之一。根據中華兒科學會統計占住院數第二位。而我院腎髒內科統計為住院數第一位。
腎病綜合征臨床表現為“三高一低”,即高度浮腫、高脂血症、大量(高)蛋白尿以及低蛋白血症四大征象。浮腫為早期臨床表現,往往引起家長及臨床工作者的重視而就診。除上述四大症狀外,尚有部分病例伴有血尿(鏡下或肉眼)、高血壓或氮質血症(血清肌酐升高),如三種中有一項稱之為“腎炎型腎病”,反之無上述三者症狀為“單純性腎病”。兩者病理變化,治療方案、預後有所不同。
腎病綜合征病因
腎病綜合征可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及先天性三大類,其中以原發性在兒童多見。近年由於診斷水平的提高,繼發性腎病如紫癫性腎病、狼瘡性腎病、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病的發病率也較前增多。2歲以下的腎病綜合征稱為嬰兒型腎病,1歲以內者多考慮先天性腎病,因此嬰幼兒腎病就診時應提供家族遺傳史。
為什麼要做腎穿刺
腎病綜合征的腎髒病理類型多種多樣,不同的病理類型與預後相關,相應的治療方案有所不同。一般說來治療中糖皮質激素敏感者不需要做腎活檢,但對激素抵抗型、頻繁復發或激素依賴者以及繼發性腎病均為腎穿刺指征,以便進一步明確診斷、指導治療、估計預後,提高腎病的緩解率。目前腎穿刺的技術以及器械等均有很大的改進,家長及有關人員應免除不必要的顧慮。
治療中應注意的問題
1.堅持腎髒專科門診隨訪,以利於長期觀察,最好治療緩解後隨訪5年。
2.避免各種(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感染導致腎病復發、頻繁復發等,對病情不利。
3.除嚴重浮腫外,避免長期忌鹽,尤其是夏季,嚴重者可造成低鈉綜合征甚至於休克、驚厥。采用低鹽(每日2克)市售醬油每10ml約含鈉鹽2克,不僅可以避免發生低鈉血症現象,並可提高食欲。
4.治療過程中急性期暫緩預防免疫。
5.有感染應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尤其是腎毒性抗生素,避免大劑量或不合理使用利尿劑。盲目利尿求一時之快往往帶來低血容量休克、血液高凝狀態及血栓形成。
6.治療中首先使用的糖皮質激素有嚴格規定的劑量、療程,不應中途自行減量或停藥。有些病例對激素高度敏感,一經治療尿蛋白減少、浮腫消失,此時如“見好就停”,只看表面現象盲目減量或停藥往往造成病情反復或復發。
7.定期復查血液生化(腎功能等)、尿常規以判斷藥物效應及病情的變化和恢復,便於隨訪時調整治療方案。
浮腫完全消退、尿常規多次蛋白消失、血液生化正常才能稱之為腎病綜合征完全緩解。
![]() |
家有小兒 警惕疱疹性咽峽炎
“請媽媽們注意了,近期流行一種疱疹性咽炎,是新型病毒,傳染性極強,比手足口病還要厲害……”近日,一則關於疱疹性咽峽炎的貼子在朋友圈和微博上流傳甚廣。而微信朋友 |
![]() |
孩子的五種氣質類型你知道嗎?
格林斯潘認為母親如果能提升自己的洞察力、發揮孩子的天賦特長,那麼即使是最頑劣的孩子也可以在您的幫助下行為得到改善。其中的關鍵就在於要善於把那些挑戰轉化為機會。以下就是孩子的五種氣質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