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內科 >> 小兒肺炎 >> 小兒肺炎基本常識 >> 新生兒肺炎概述

新生兒肺炎概述

西醫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據報道其發生率占活產嬰兒的15~20%,死亡病例的20~30%。臨床特點為彌漫性肺部病變及症狀不典型。主要分為吸入性肺炎及感染性肺炎兩大類。後者於宮內、分娩過程中感染的稱為宮內感染性肺炎,於出生後感染的稱為生後感染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多因吸入胎糞、羊水等引起,也可因吞咽反射不成熟、吞咽動作不協調、食管返流或腭裂等因素引起乳汁或分泌物吸入而引起。感染性肺炎如為出生前感染,多為母親有感染,病原通過胎盤血行傳至胎兒。羊膜早破、羊水污染,胎兒宮內吸入污染羊水或胎兒娩出時吸入產道中污染分泌物也可感染。如為出生後感染,多為患兒與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觸,患臍炎、敗血症等經血行播散,或醫源性感染。病原體以B組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巨細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見。醫源性感染可由綠膿桿菌、厭氧菌及某些致病力低的細菌引起。新生兒肺炎治療原則與嬰幼兒肺炎大致相仿,應采用中西醫結合及綜合措施,從整體出發,加強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保暖、供氧、保證營養及液量,積極控制感染,防治並發症,及時進行鎮靜、止咳平喘、強心、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對症處理。 

中醫


  新生兒肺炎臨床以咳嗽、喘憋為主要指征,或僅見精神萎弱,拒奶等表現。屬中醫學“乳嗽”、“百啐內嗽”等范疇。《嬰童百問》雲:“百啐內嗽,此名乳嗽,實難調治,亦惡症也,當審虛實而施焉,實者散之,虛者補之。”

  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多因外感風寒,或內嗆乳食所致。小兒髒腑嬌嫩,形氣未充。衛外功能未固、加之調護不周,易為外邪所侵。影響肺氣的宣發與肅降,致使氣機升降失調。肺主氣而朝百脈,肺氣閉塞,則血流不暢,而見心血瘀阻。本病病位在肺,常累及於心。治療以宣肺止咳為原則,注意調護氣陰,標本兼顧。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跨越成長門檻

我們常聽有些家長說,孩子上初中後最讓人操心。一方面,家長擔心與小學相比,初中繁重的課業讓孩子無所適從,成績下滑;另一方面,孩子這一階段將進入青春叛逆期,無論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情緒易波動,難以管教

如何防止孩子吞食異物?

日前,省兒童醫院耳鼻喉科醫生從2歲1個月小美芳的食管內順利取出一根形狀似螺旋漿,大小約20×25mm的鬧鐘金屬發條。原來,小美芳在玩耍時,將鬧鐘上的金屬發條放到嘴裡,不小心吞入食管內,當即出現惡心、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