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寶寶有壓力?

對寶寶來說,如果家裡有人生病了或者自己生病了,剛剛入園尤其是上全托幼兒園、搬家、父母離婚、電視裡的恐怖畫面、鄰居家失火等等,這些都是壓力的來源。如果父母本身情緒不穩定、易暴易怒,寶寶做錯了事就會挨罵,做對了,父母也不表示贊同,這樣寶寶也會感到無所適從,處於壓力之下。還有的父母事事要求完美,這樣寶寶可不就整天生活在壓力之中了。行為異常,可能就是寶寶有壓力了寶寶內心壓力大,且無法疏導宣洩,就會以各種不同的症狀表現出來:
有的寶寶會睡眠不穩、夜間從睡夢中突然驚醒甚至坐起;
有的寶寶會情緒低落、行為退縮、
有的寶寶會哭鬧、變得不講道理、常常糾纏著大人不放;
有的寶寶還會出現腹痛、頭痛、心跳加速、手顫抖、不斷眨眼、肌肉抽搐等生理反應。
有的寶寶會出現行為問題:愛說假話、愛打人、故意損壞東西等;
有的寶寶會出現注意力不能集中、愛忘事、愛胡思亂想、說話含糊不著邊際等狀況;
當寶寶發生這些不良狀況時,父母可能簡單地把它們當作是孩子在調皮搗蛋,甚至用強制性的方式制止他,這就容易疏忽了寶寶的心理狀況。從小訓練寶寶應對壓力的能力
寶寶壓力怎麼緩解
心理專家提供了一些方法,幫助寶寶處理壓力:首先,讓孩子一吐為快,對壓力的最糟糕的反應就是把一切都壓在心裡,因此父母要創造機會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情感,年幼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可以借助游戲來幫助他自然地釋放壓力。其次,讓孩子學會自我接納,正確地評價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學會用積極的眼光看待生活。再次,幫助孩子對付壓力的最重要方法就是玩,要保證孩子有足夠的休息、鍛煉和游戲玩耍時間。
建議方法一:讓我們看雲去
如果寶寶一有壓力就緊張得大哭大叫,父母可以帶他出去散步,看看天上變幻的雲朵,把他的注意力轉到周圍世界的開闊與美好上去;或者與寶寶一起坐下來找本書看,在親子共讀中,讓他的緊張情緒得到舒緩。
建議方法二:跑跑跳跳向前沖
選擇一塊草地,媽媽走在最前面,做各種各樣的動作,如兔子跳、單腳跳、張開雙臂唱“啦啦啦”等,讓寶寶模仿,而爸爸則在寶寶身後保護;也可以抱著寶寶轉圈圈,在草地上打滾,最後爸爸媽媽一起牽著寶寶的雙手歡快地向前奔跑。
建議方法三:你是一只小花狗
如果寶寶差不多滿3歲了,已具備了一定的想象能力,父母可以告訴他想象自己是一只身上沾滿水滴的小花狗,讓他輕輕地搖呀擺呀,全身甩一甩,想象身上所有的水滴都被甩到不同的方向,就像壓力被甩掉了一樣。
建議方法四:緊緊擁抱三分鐘
一旦寶寶感受到壓力,父母一定要設法讓他知道:他不是無助的,也並不孤單。這種心理暗示對寶寶而言很重要。可以緊緊地擁抱他,在他耳邊講幾句悄悄話,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正包圍著他。
建議方法五:放松肌肉

讓寶寶輕松地平躺在地毯或床上,閉上,還可以放一點背景音樂,然後站在寶寶的上方,輕輕地抬高寶寶的雙手,上下左右搖蕩,再輕輕抬高寶寶的雙腳,上下左右搖蕩。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同時要求他心裡默想自己開心的事情,就這樣上下左右搖蕩,可以使寶寶的肌肉放松,情緒緊張自然也會漸漸緩解。
因此,家長們應該掌握上面的方法,當孩子有壓力時及時給孩子緩解壓力,給孩子減輕壓力,不影響孩子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