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流涎就是指小兒流口水,是指口中的唾液不自覺地從口內流溢出來,這種病症多發於斷奶前後的嬰兒,多發於一歲前後。3~6個月的嬰兒流涎是正常現象,若孩子超過7個月並且口腔周圍發生栗楊紅疹及糜爛這種情況,應考慮屬於病理現象。
1由於小兒乳牙的萌生和食物的刺激神經、唾液腺,使小孩口水分泌量增多,所以治療小兒流涎要減少唾液的分泌,流涎患兒多脾胃虛弱,治療以健脾益氣,燥濕和胃為主。
2取益智仁8克,白術12克研成粉末,平分12包,每次一包每日兩次,有調和脾胃減少唾液的功效。再就是可以去鮮桑根皮100克洗淨,搗爛,裝入沙袋中絞取汁液引用,每日一次,也有減少唾液分泌的作用。
3如果是脾胃積熱引起的小兒流涎,可用溫開水調勻石榴,用石榴汁塗於口腔中。
小兒流涎的患者不宜食用山楂、檸檬、楊梅等酸性食物,這會使唾液分泌增多,而且小兒脾胃功能比較弱,酸性的刺激食物也會使胃酸增多,引起腸胃的不適,不利小兒流涎的病情。
![]() |
嬰兒“力大”警惕腦癱
嬰兒“力大”警惕腦 |
![]() |
寶寶的早期教育性格培養應排首位
對0-3歲的嬰幼兒進行早期教育如今備受年輕家長關注,但目前多數家庭教育仍停留於傳統的育兒經驗上。早期教育一定要改變舊觀念,家長要像關心孩子吃飯穿衣那樣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尤其應把孩子的性格培養放在早期教育的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