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藥
秋季腹瀉比較多見的證型是風寒證,可選用藿香正氣散加減,常用藥有藿香、蘇葉、茯苓、澤瀉、厚樸、大腹皮、神曲、半夏、馬鞭草、鐵苋菜、生姜等(用量視具體情況而定,應在中醫生指導下應用。下同)。也可口服藿香正氣液,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一般連續服用3~5天。
病程遷延,證屬脾虛瀉時,可選參苓白術散或七味白術散加減,常用藥有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山藥、陳皮、木香、丁香、诃子、黃芪、薏苡仁、扁豆、砂仁、焦神曲等。也可口服健脾八珍糕,每次2塊,用開水調成糊狀,每日2~3次,可連續服用10天左右。
出現氣陰兩傷證候,可選用人參烏梅湯加減,常用藥有人參、炙甘草、烏梅、木瓜、蓮子、山藥等。
外治法
對不願服中藥的患兒,飲食療法也是可以選擇的一種途徑,風寒瀉可用薤白30~60克,洗淨切碎,加糯米30~60克煮粥分次服,每日1劑,療程3~5天。脾虛瀉可用糯米30~50克,蓮子、山藥各10克,紅棗10枚,煮粥服食,或用芋艿、薤白各30~60克,洗淨切成塊,加糯米30~60克,煮粥分次服,每日1劑,療程5~7天。
此外,藥物外治方法因方便易行,也可以選擇運用。風寒瀉、脾虛瀉的患兒都可以用吳茱萸、蔥白等份搗爛,以食醋調成糊狀,敷肚臍,以膠布固定,1~2日換藥1次。或用溫開水將五倍子、肉桂、冰片各15克調成糊狀,敷於臍部,並加熱熨。另外,還可用丁香2克,吳茱萸30克,胡椒30粒,共研細末備用,用時每次取1~3克,以醋調成糊狀,敷貼於臍部,每日1次。
![]() |
兒童心理異常有跡可循
1.五大心智障礙 智力發育障礙 在發育期間兒童的智能顯著低於同齡兒水平,同時伴有明顯的社會生活適應能力障礙,這種小孩看上去很幼稚,表情呆滯,有的孩子有很特別的面容,還可能伴有一些畸形,遇上這種情況應馬上到醫 |
![]() |
小兒便秘莫濫用開塞露 建議多喝水
春節期間,很多小孩都會隨大人大吃大喝,若排便不暢就容易形成便秘,甚至發生急性腸梗阻。國內有外科醫生表示,家長可以先嘗試給小孩用開塞露,既可緩解腹痛,又為醫生做診斷提供了參考。開塞露是一種價格僅一兩塊錢的非處方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