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嬰兒後腦勺處沒有頭發,人們稱之為“枕禿”,還有的嬰兒腦後有一圈禿了。不少的父母弄不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這正是佝偻病的早期症狀之一。
患佝偻病的小兒,不管是什麼季節,甚至是寒冬臘月,頭部都容易出汗。由於汗的刺激,頭部發癢,特別是與枕頭接觸的部位汗液不易揮發,造成癢的刺激,使小兒的頭轉來轉去,與枕頭產生摩擦,天長日久便形成枕禿了。一般來說,這時佝偻病還沒有對嬰兒造成明顯的損害,如能及時治療,一般很快就能恢復健康。否則,可能會遺留如雞胸、X或O形腿等後遺症。因此,一旦發現寶寶腦後有枕禿,應及時治療。
佝偻病一般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一種常見嬰幼兒慢性營養不良病,由於維生素D的不足而使鈣、磷的代謝失常,鈣鹽不能正常地沉著在骨骼的生長部分,以致骨骼發生病變。
造成維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是:日光或紫外線的照射不足。我們日常所需的維生素D,除食物供給一小部分外,主要是利用日光的照射而得到。其次就是維生素D的攝入不足,牛乳喂養的小兒比母乳喂養者更易患佝偻病,症狀也較重。再就是疾病的影響,慢性腹瀉影響腸道吸收維生素D、鈣的吸收,因此必須預防和及時治療這些疾病。
治療方面首先要補充維生素D,常用的是魚肝油滴劑,每日3─6滴,連服一個月後改為維持量;在用魚肝油治療的同時,口服葡萄糖酸鈣每天1─3克。更簡單有效的是,經常把孩子抱到室外適當地曬太陽,因紫外線不能透過普通玻璃。此外,還應及時給寶寶添加富含維生素D較多的魚、肝、蛋等輔助食品。
缺鈣孩子為什麼會有枕禿表現?
小兒缺鈣早期表現是神經系統症狀,如:易激惹、煩躁不安、睡眠易驚、愛哭、出汗多、汗味酸臭,由於出汗特別是與枕頭接觸的部位汗液不易揮發,頭皮癢的刺激,加之睡眠不佳,使後枕部與枕頭摩擦,產生脫發,即所謂的“磨頭現象”,最終導致枕禿。
了解枕禿發生機理後,凡因枕禿來就診的孩子先應詢問病史是否有早期缺鈣神經系統症狀所致的“磨頭現象”,如果沒有,那麼枕禿與缺鈣並沒有直接聯系。而缺鈣病情進展可出現肌肉和肌腱松弛,肌張力低下,腹部膨隆,進一步發展為骨骼病變,如方顱、串珠肋、雞胸、手镯、O型腿及x型腿等佝偻病體征。總之,診斷是否缺鈣不能單憑一種體征,如枕禿或頭發稀少,應結合年齡、季節、日照、維生素D攝入、喂養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結合微量元素、手腕X線攝片做出正確判斷。
換言之,缺鈣的孩子可以發生枕禿,但必須存在缺鈣早期神經系統症狀,因為引起枕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部分屬先天性的後枕頭發稀少,屬遺傳性的,這樣的孩子其父或母一方兒時頭發偏稀少。大部分的枕禿往往是因為生理性的多汗,影響枕部頭發正常生長所致。
![]() |
尿路感染的分型治療
尿路感染-分型治療 濕熱下注治則:清熱化濕,利水通淋。 主方:八正散加減。 加減:有血尿時,加茜草10克、茅根30克;有砂石時,加金錢草15克、海金砂10克;少腹作脹,尿下不利,加川子10克、延胡索10克 |
![]() |
別讓意外傷了孩子,注意
溺水 暑期正是親水的好時節,游泳館和各種水上游樂場裡人滿為患。但這看似淺淺的一汪水,卻可以在不經意間威脅到孩子的安全。 【支招】 首先要加強對孩子的監管,不讓孩子去水塘和河流裡游泳,家長可以搜集一些相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