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預防接種 >> 關於預防接種 >> 寶寶打疫苗:後續監控很重要

寶寶打疫苗:後續監控很重要

  近期發生的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後死亡事件,令疫苗安全問題再度成為輿論關注熱點。在我國,每個孩子從出生起就要打13種免費供應的國家免疫規劃疫苗。作為迄今為止預防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疫苗在保護孩子健康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時常讓家長頭痛:“寶寶剛剛拉完肚子,能否接種?”“寶寶早飯沒吃好,能否打疫苗?”“半個月前打麻疹疫苗,能打流感疫苗嗎?”“孩子近期使用了地塞米松,是否要推遲接種?”對於這些問題,請預防接種專家一一解答。

  專家提醒,如有下列情況,應推遲接種:接種其他減毒疫苗的間隔時間不到一個月,接種前出現咳嗽、發熱以及紅疹等過敏表現,以及處於急性疾病發作期,接種丙種球蛋白未滿三個月。

寶寶打疫苗:後續監控很重要

  注射前准備穿寬松柔軟衣服別讓寶寶玩得太累

  專家建議,為保證孩子順利接種疫苗,家長需要提前做五項准備:

  1.留意孩子的健康狀況,確保孩子接種前沒有出現發燒、腹瀉、過敏等疾病;2.帶上預防接種證,不要折疊和損壞,以便接種門診打印或登記接種信息;3.給寶寶換上柔軟、寬松的衣服;4.保證寶寶的飲食和正常休息,因為饑餓和過度疲勞時接種疫苗,容易發生“暈針”;5.認真閱讀告知單上的內容,咨詢了解寶寶將要接種的是什麼疫苗,能預防什麼病,有哪些接種禁忌,接種後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和需要注意的事項等。

  專家強調,一定要如實告訴接種醫生寶寶的健康狀況。如寶寶患病史,有無食物和藥物的過敏史,上次接種同種疫苗後的反應情況,寶寶及其家人的免疫系統是否有問題,近期是否使用過免疫球蛋白或輸血,現在是否有發熱或出疹、拉肚子等,以便醫生判斷是否給寶寶接種疫苗。家長應主動向接種醫生索取當地接種單位或疾控機構的聯系方式,萬一出現問題,可以及時獲得幫助和反饋信息。

  有禁忌症存在時不應接種疫苗

  究竟哪些情況屬於接種禁忌症或者需要推遲接種?專家提醒,疫苗“禁忌症”指個體在某種狀態下接種疫苗後會極大地增加發生嚴重異常反應的機會。它是以受種者的身體狀態決定的,而不是疫苗本身。如果在有禁忌症的情況下接種,產生的不良反應將嚴重傷害受種者。當有禁忌症存在時,不應接種疫苗。

  疫苗的“一般禁忌症”包括七類:1.患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和發熱者;2.過敏體質者。曾患過敏性喉頭水腫、過敏性休克、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支氣管哮喘、荨麻疹、食物過敏史等;3.既往接種後有嚴重異常反應者,如過敏性休克、變態反應性腦炎(或腦病)、非熱性驚厥、過敏性紫癜等,以後不宜接種同種疫苗;4.各類免疫缺陷症人群、惡性腫瘤(白血病、淋巴瘤)及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烷化劑、抗代謝類藥物等免疫抑制治療的病人,均應避免接種各類減毒活疫苗;5.重症慢性疾患:已患有活動性肺結核、急慢性腎髒病變、心髒代償功能不全、血液系統疾患,活動性風濕病、嚴重皮膚病等患者,接種疫苗後可能加重原有病情或使反應加重,應暫緩接種;6.部分神經系統疾患者如患有癫痫、癔病、腦炎後遺症、驚厥史等疾患者應慎種疫苗;7.最近曾進行被動免疫者。例如最近注射過丙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或其他被動免疫制劑者、接受輸血等應推遲接種減毒活疫苗。此外,有些疫苗還有自身性質決定的“特殊禁忌症”,需要咨詢醫生。

寶寶打疫苗:後續監控很重要

  專家意見吃了抗生素不影響接種

  大多數禁忌症是暫時的,過後仍可以補種疫苗。補種的時間應推遲到疾病好轉後、使用免疫制劑後間隔一定時間後才可以接種,間隔時間取決於免疫制劑中抗體的濃度。家長最關心的也是最常見的“輕度發熱”,是可以接種疫苗的,而抗生素治療不影響疫苗接種效果。

  對於家長擔心的“用藥和疫苗相沖突”問題,專家指出,有三類藥物會令疫苗效果打折扣,或者令免疫反應過於強烈,從而產生嚴重後果。一是地塞米松、強的松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炎症、過敏、支氣管哮喘等疾病常用,最好停用半年再接種疫苗。二是長春新鹼、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劑、化療類藥物,治療兒童白血病、兒童類風濕、炎症性腸病等常用,由於可抑制孩子的免疫反應,增加疫苗接種的風險,因此,用藥期間不能接種,停藥後應經過醫生評估。三是使用丙種球蛋白等免疫增強劑,使用三月內不可打疫苗。打麻疹疫苗至少要兩周後,才能使用這種藥物。

  注射後監控

  注射疫苗後出現全身皮疹立即就醫

  在接種室,經常能看見大一點的孩子打完疫苗,才等了幾分鐘就被家長帶走,以免耽誤孩子上學。在黃花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帶孩子打百白破疫苗第二針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寶寶一到接種室就害怕得大哭不止,打完後想早點帶孩子回家,“反正我們第一針沒有異常反應,第二針打完就走也沒問題吧?”

  專家指出,這些做法都是不正確的。為安全起見,接種完不能馬上離開,要在接種室休息觀察30分鐘,以免出現不良反應時醫務人員無法及時救助。在接種“百白破”等多劑次疫苗時,仍然要在注射室觀察30分鐘,因為每次接種的疫苗可能不同,就算同一種疫苗不同批次也有所不同,人體在不同時期的生理狀況也不同,不能大意。

  在回家途中及回家後,家長要細心照顧觀察寶寶的身體情況,讓寶寶適當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多喝水,注意保暖。少數兒童接種後可能出現發熱、注射部位紅腫等,但這種屬於暫時現象,通常1~2天內便會自愈。如果皮膚紅腫得厲害,或者發熱令寶寶難受,采取對症治療可完全恢復。如果寶寶出現一些嚴重的反應症狀,如高燒、全身皮疹等症狀,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就診,並將反應情況告知預防接種單位。對於嬰兒,接種當天洗澡要注意別讓注射部位沾水。

  打完麻疹疫苗發高燒需就醫

  在家長論壇上,麻疹疫苗被列為“需要高度警惕的疫苗”。有一些家長反映,孩子打完麻疹疫苗後會發燒。

  專家指出,同所有藥物一樣,疫苗對人體而言畢竟是一種異物,絕大多數健康人接種後不會發生任何不良反應,只有極少數因個體差異在接種後發生不良反應,麻疹疫苗也是如此,少數人接種麻疹疫苗後可能會發生不良反應。

  麻疹疫苗的常見不良反應主要有,在接種疫苗後24小時內,在注射部位可出現疼痛和觸痛,多數情況下於2~3天內自行消失。接種疫苗後1~2周內,可能出現一過性發熱反應,其中大多數為輕度發熱反應,一般持續1~2天後就能自行退燒。接種疫苗後6~12天內,少數孩子可能出現一過性皮疹,一般不超過兩天可自行緩解。不過,極少數孩子會出現重度發熱反應,個別孩子會出現過敏性皮疹,一般在接種疫苗後72小時內出現。更嚴重的有過敏性休克,一般在注射疫苗後1小時內發生,還有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專家建議,如果孩子接種後,出現發熱在37.1℃~37.5℃時(腋溫),應加強觀察,適當休息,多飲水,防止繼發其他疾病。當發熱超過37.5℃,或37.5℃以下並伴有其他全身症狀、異常哭鬧等情況,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對於注射部位紅腫,如果紅腫直徑小於1.5厘米,屬於局部反應,一般不需任何處理。對於紅腫直徑1.5厘米至3厘米的局部反應,可用干淨的毛巾熱敷,每日數次,每次10~15分鐘。對於紅腫直徑大於3厘米的局部反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並將反應情況告知預防接種單位。

  寶寶對明膠過敏不宜接種脊灰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疫苗制作工藝也有可能令少數過敏體質孩子中招。如果孩子對包括明膠等輔料及硫酸卡那霉素過敏,不宜接種脊灰疫苗,對硫酸慶大霉素過敏,則不宜接種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在雞胚中培養的,超過八個月大的孩子打疫苗前要先試吃雞蛋,如果過敏則應推遲接種,如果平時注意回避過敏原的話,有些孩子隨著年紀的增長,過敏的症狀可以減輕、消失。

寶寶打疫苗:後續監控很重要

  流感疫苗最好與常規疫苗隔半個月

  如果流感疫苗和常規免疫規劃疫苗接種時間沖突,要咨詢接種醫生進行調整。

  疫苗接種的原則是:減毒活疫苗與減毒活疫苗可一起接種或間隔一個月再打,減毒活疫苗與滅活疫苗可在同一時間段內一起接種。流感疫苗有全病毒滅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亞單位疫苗三類。穩妥起見,醫生通常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應和常規疫苗間隔至少半個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觀察

研究指出,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小兒肺炎臨床療效顯著,安全可靠,便於操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36例小兒肺炎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各6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對比分

寶寶腹瀉後怎麼去飲食

寶寶腹瀉期間建議飲食應盡量清淡些,以白粥為宜。添加輔食需等寶寶身體恢復後再開開始添加。添加輔食時應注意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一樣一樣的添加。  秋季腹瀉後,嬰兒的飲食  由於6個月-2歲的嬰幼兒局部免疫力和腸道消化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