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和感冒一樣,都是孩子小時候最常見的疾病。而為了更好的解決小兒腹瀉給爸爸媽媽們帶來的困擾,所以父母總會了解一些小兒腹瀉的護理方法和飲食策略。
小兒腹瀉的護理首先是調整飲食:輕型腹瀉只需停止輔助食品、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脂肪類食物。繼續母乳喂養,可酌情減少哺乳次數和時間,可服“口服補液”, 或者選用專門腹瀉奶粉代替母乳如雀巢的AL110等,待寶寶腹瀉症狀減輕,則與母乳混合喂養,慢慢過渡到母乳。重型腹瀉則需暫時禁食6-12小時。禁食期 間給予靜脈輸液,待腹瀉、嘔吐好轉後,再服“口服補液”,並逐步恢復母乳喂養。人工喂養嬰兒可先喂米湯,稀釋牛奶(一份牛奶加兩份水或米湯),由少到多, 由稀到稠,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待停止腹瀉後再恢復輔助食品,由一種到多種,先流質後半流質,再喂固體食物。
糾正脫水:腹瀉時上吐下 瀉,大便次數多,嚴重脫水時皮膚彈性減退(一般可查看寶寶肚皮處的皮膚),尿少或無尿。此時要立即補充市售“口服補液”,一包可沖500毫升水(不必煮 沸),每次只能一匙一匙喂服,少量多次,這樣才能使胃內易於吸收,減少嘔吐和脫水,不要一下子全服下。嚴重脫水者要立即送醫院進行靜脈輸液。
加強護理:注意嬰幼兒腹瀉腹部保暖,以免腹部受涼,腸蠕動加快,腹瀉加重。患兒每次大便後,要用溫水洗淨臀部,塗些甘油、護膚脂或爽身粉,並及時更換尿 布,以免皮膚受糞便浸蝕和濕潤尿布磨擦而破潰成“紅臀”,也可以預防上行泌尿道感染。髒衣褲及尿布、便盆、餐具、玩具及護理者的手都要予以消毒。
寶寶腹瀉一開始會呈現輕度脫水的狀況,因此,護理的重點是先為寶寶補充身體丟失的水份。媽咪可以從以下的補液方法中任意挑選一種:自制糖鹽水、鹽米湯、鹽稀飯。
腹瀉寶寶需要更多的營養,如果是母乳寶寶可繼續母乳喂養,人工喂養的仍然采取和平常一樣的喂養方式,適當喂養酸牛奶:酸牛奶的凝塊小,易消化,能刺激胃腸道消化酶分泌,同時有殺菌作用,適用於經常腹瀉的嬰幼兒。
也可給腹瀉寶寶吃胡蘿卜湯:胡蘿卜是 鹼性食物,含有果膠,有促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細菌及毒素的作用。適用於 嬰兒腹瀉。總之,護理腹瀉寶寶期間只要進食遵循少吃多餐、由少到多、由稀到濃的原則即可。
除了飲食要特別注意外,還要注意給寶寶用藥,兒童腹瀉用藥非常多,大致可以分為抗生素、黏膜保護劑、微生態調節劑、 中藥這四大類。
1.腸黏膜保護劑常用藥有思密達、必奇,丁桂兒臍貼外貼與思密達內服聯合使用,療效更好。這類藥需注意它的用法,一是空腹,二要誇大與水調和的比例。
2.微生態制劑常用的有整腸生、媽咪愛、麗珠腸樂、金雙歧、促菌生等,可起到保護和維持腸道正常菌群的存在,恢復腸道功能的作用。注意此類藥物不能與抗生素同一時間服用。
3.非細菌性腸炎是否用抗生素一定要遵醫囑,否則後患多多。
4.即使是中藥類藥物,家長也不要隨便給寶寶服用,要聽專業人士或醫生指導。
有腹脹腹疼、瀉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狀、口臭、不思食等症狀。此瀉多是進食不節,脾胃被困,不能健運,失其消化功能而致便瀉。
1、應首先予禁食6小時,減輕脾胃負擔,可行蘿卜煎湯口服以助消化,進湯水宜從少量頻服,防嘔吐。
2、當腹脹減輕、腹瀉好轉時,可給焦米湯飲用,以進一步助其消化,待停瀉後,再給以稀米粥、稀菜泥等易消化食物。切忌進生冷堅硬肥厚之物,因此時患兒的胃腸功能尚處恢復期,不能負擔過重。
3、待鞏固8至10小時後,可逐漸增加普食。
![]() |
小兒夜間咳嗽該怎麼辦
小編推薦:中醫治療小兒咳嗽六大法 S:寶寶六個月大了,他睡覺時咳嗽,有時伴有嘔吐,有一點點鼻塞,不發燒,怎麼辦? Q:咳嗽是常見疾病, 寶寶小的時候身體免疫力不 |
![]() |
小兒觸電後怎麼辦?
小兒發生觸電時,首先應迅速使他脫離電源,用干木棍將電線撥開,或用干木棍將孩子撥開。如果直接拉開小兒時,搶救者必須站在干紙堆或木板上,拉住小兒的干衣角,將他拖開。 如果通過人體的電流很小,觸電的時間也短,脫離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