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一個星期前,2歲的萌娃妮妮,由於長得可愛經常被人親吻逗弄,不料晚上突然發起高燒,並且嘴巴變歪,面部表情突然癱瘓,後經醫生檢查診斷發現,竟是患上了“親吻病”。
(與孩子親密接觸要注意清潔衛生)
“親吻病”要與感冒鑒別
什麼是“親吻病”?“親吻病”即EB病毒感染,之所以被稱為“親吻病”,正是因為該病由口咽分泌物經密切接觸而感染病毒。除了接吻外,該病最多見的傳播途徑還是人們平時近距離的交談以及分享食物與細碎唾液在空中傳播。
“親吻病”多發生於嬰幼兒,是因為小寶寶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免疫力比較弱。“親吻病”的症狀感冒很相似,患者通常會出現發燒、食欲差、疲倦、淋巴腺腫大等症狀。發燒、咽峽炎是“親吻病”和感冒的共同症狀,但是“親吻病”患者的口腔腭黏膜、頰黏膜會出現點狀成簇性出血樣小紅點,也可發生到牙龈。隨後,軀體皮膚可能出現小紅丘疹或靶心樣丘疹損害。此外,EB病毒感染可能會引起肝髒功能異常,嚴重的還能危及生命。“親吻病”一般需要進行抗病毒和對症治療。
口腔細菌多與寶寶接觸要做好清潔
專家指出,成年人在室外活動,接觸不同的環境,鼻、咽、口腔都會有大量細菌,但成年人免疫力強,這些細菌不會致病,而孩子免疫力弱,傳染給孩子後就可能致病。口腔裡有幾百種細菌,其中約5%可能會危害健康,親吻可傳染超過270種細菌。成年人在室外活動,接觸不同的環境,鼻、咽、口腔都會有大量細菌,但成年人免疫力強,這些細菌不會致病,而孩子免疫力弱,傳染給孩子後就可能致病。尤其是如果本人有發燒、感染、咽喉痛、發炎等症狀時,口腔衛生差時還是“封口”為好,別跟他人特別是兒童親吻或分享食物,免得傳播疾病。
因此,提醒廣大家長,跟孩子親昵時最好不要做這些動作:經常親吻孩子的嘴,把硬的食物嚼碎了喂給孩子,孩子喝牛奶時家長先喝一口測溫,把孩子小手放到嘴邊發出“哇哇”聲。家長從室外回來與寶寶親密接觸前,最好洗手、洗臉、刷牙,做好清潔,如外面空氣不好或去過比較髒的環境,最好清理鼻腔,用棉簽擦一遍。
![]() |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怎麼回事?
1、ABO血型的 |
![]() |
小兒肺炎食療方是怎樣的
風寒閉肺型 怕冷怕熱,無汗,不渴,咳嗽,氣促,痰白且稀,舌苔薄白,脈浮沸而數。 治法:散寒宣肺化痰。 (1)蔥白粥:蔥白3條,大米30克,生姜2片,共煮粥。趁熱食用。 (2)杏仁粥:杏仁10克,去皮尖( |